特斯拉升级引荐奖励 购车可享受3500元奖励
2023 7月 09 By astrill怎么续费 0 comment

7月7日,特斯拉宣布,即日起升级Model 3/Y引荐奖励,根据新的引荐制度,用户引荐好友下单并提车,购车人可获得3500元奖励,以及90天EPA免费试用,而引荐人则可获得7000积分,用以兑换好物。

关於特拉斯的引荐计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调整了,此前引荐成功後,对於双方都能够获得1500公里超充奖励,此後特斯拉做了调整,将奖励变为积分,积分则可以兑换宝箱,里面包括了超充里程、配件、服饰、FSD使用权等等。

而这次调整之後,奖励直接变成了现金,相当於对购买Model 3/Y的用户降价3500元,相信这个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这将会极大地刺激特斯拉的销量。

根据特斯拉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份,特斯拉中国共交付93680辆,相比去年6月,同比上涨19%,现在随着引荐制度的更新,预计7月份,特斯拉中国交付量想必会迎来新高,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realme真我GT Neo5发布,顶配240W充电搭配1TB存储,售价2499元起
2023 2月 10 By 超级小子DIY 0 comment

2月9日,realme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真我GT Neo5系列新品,其采用透明RGB设计,最高支持240W快充,并且提供16G 1TB超大内存组合版本,而定价方面则依然凸显了性价比优势,2499元起售。

首先在外观方面,realme真我GT Neo5提供了紫域幻想、圣境白以及宙夜黑三种选择,机身则是延续了潮玩设计风格,其采用全透明结构设计,可以直接看到机身内的不锈钢晶元铭牌、RGB呼吸灯、NGC天线以及定位螺丝。透明的设计也有RGB加持的觉醒光环系统,在交互上带来新的体验。

觉醒光环系统可提供25种颜色,2种显示模式以及5档速度调节。比如手机在充电时,RGB灯会有不同的颜色显示,而在游戏中的高光操作,RGB呼吸灯也会有不一样的光效来展示电竞激情。目前觉醒光环系统已经适配多项系统级功能,玩家也可以进行自定义。

在充电方面,realme真我GT Neo5最大的看点之一便是搭载了240W快充,并且带来了三大闪充技术首发,包括三路百瓦电荷泵并联设计、12A定制充电线以及240W双GaN迷你充电头。此外真我GT Neo5的240W快充还支持PS3防火设计,通过了德国莱茵TUV安全快充认证。

充电速度上,发布会现场实测80秒可以从1%充至21%,能够做到充电30秒,通话两小时。另外真我GT Neo5还支持AI智能充电,实现智能场景化充电以及电池健康保护。在电池方面,真我GT Neo5内置10C超薄极片电池,4600mAh电池容量。

在处理器方面,真我GT Neo5搭载了第一代骁龙8 处理器,并且配备了超帧独显晶元Plus,同时LPDDR5X以及UFS 3.1超频版快闪记忆体也没有缺席。realme还在内存组合上带来惊喜,推出了16GB 1TB的超大内存组合版本,而通过旋风内存引擎的加持,16GB内存可以实现45个应用保活。散热上,真我GT Neo5带来了冰芯双相变散热系统Max,配备了4500mm2 3D钢化VC液冷散热。

在屏幕方面,realme与国产屏幕厂商天马合作,为真我GT Neo5配备了行业首款144Hz 1.5K旗舰直屏,其采用了天马T7 发光材料,原生支持10bit,1400尼特局部峰值亮度,覆盖100% P3色域,支持4档应用刷新率自定义,支持2160 PWM超高频调光。值得一提的是,真我GT Neo5还成为首款通过SGS灵敏触控认证屏幕的手机。

在影像方面,真我GT Neo5搭载了索尼IMX890主摄,并且拥有OIS光学防抖加持,首发HyperShot 2.0旗舰影像演算法,首发超级云阶防抖,此外影像方面真我GT Neo5还拥有一颗超广角镜头和一颗微距镜头。

此外真我GT Neo5还支持智能红外遥控,配备X轴线性马达、增强版NFC、杜比全景声扬声器以及屏下心率指纹等功能,运行realme UI 4.0系统。

除了240W版本,realme真我GT Neo5还推出了150W版本,电池容量升级到5000mAh,16分钟即可充至100%电量。在售价方面,真我GT Neo5的150W版本提供了三个内存版本,8G 256G首销价2499元,12G 256G首销价2699元,16G 256G首销价2899元。而240W …

2022 1月 10 By astrill怎么下载 0 comment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Howie Su

深度科技决定未来技术竞争力,落後者将丧失十年竞争优势

当我们正沈浸在元宇宙虚拟世界的想像时,有一批企业正在加紧脚步建立技术壁垒,一种称为深度科技的技术种类正悄悄崛起,深度科技(Deep Tech)泛指革命性,并能实际解决重大工程或科学问题的技术,而非单纯针对消费者提供服务。常见深度科技类别包含人工智慧、脑机介面、量子科学、光子技术、生物科技、先进材料,由於多半还在试验阶段,通常由新创或企业内部/大学的实验室研发,俗称「黑科技」。这些技术有最终有相当高比例应用於国防、太空领域、高阶制造、绿能与先进农业。我们可以想像成,如果没有这些黑科技的加持,元宇宙的奥义不会被解开,也不会有用脑波控制电脑的应用出现。

▲深度科技新创迅速崛起

Image Source:EIT

本身虽不迷人,但应用范围无限

深度科技一词源自於军火工业的实验室,尔後才逐渐涵盖商业应用与社会应用的技术,而近几年才开始快速发展的原因为许多技术之间可以融合与交互应用(如AI+IoT=AIoT)。它最特别的地方是无限的想像空间,技术本身不一定新颖,但在持续的优化下可以影响社会走向,例如当大脑透过脑机装置与电脑连线时,可能可以用脑取代手来遥控电脑,用想的就能打字或执行介面操作,甚至社交。如果读者玩过红色警戒2,对盟军的「天气控制机」应不陌生,运用大气技术加上人工智慧操作,也许哪天能改变气象也说不定。农业科技听起来有点无聊,但现在人造肉、人造食品快速兴起,搭配感测器与智慧供水系统,以後可能能在家里顶楼或停车场内种菜,就地供应食物同时也解决人口过剩问题。这些都只是深度科技几个常听到的应用场景,解决气候变迁,甚至复活古代猛玛象都可能实现。

▲BCG顾问公司定义的深度科技种类

Image Source:twitter/BCG

大公司有企业研究院撑腰,新创呢?

深度科技其实存在一种技术不对等:大型企业的资金与人才吸引力相当充沛,有些甚至直接设立专责研究院负责。例如Google Research、脸书AI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等等,这些大型研究机构拥有近乎无上限的预算,并且能透过与学校合作取得仍处於实验室中的新科技,本身又有庞大市场可以试误,是发展深度科技的绝佳场所。新创就没这麽幸运了,部份技术团队尚未商业化,对市场掌握度也不足多数等待被并购。有些新创背後有富爸爸撑腰可能好过一些,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成立10 亿星元投资基金以及孵化器协助团队商转,结合其他产业合作,提供团队最需要的应用场域。

▲淡马锡是新加坡深度科技新创的重要支持者

Image Source:facebook/Temasek

一个需要大资本烧钱的商业模式

深度科技本身并不是一种商业模式,但可以创造出各种商业模式,前提是需要投入钜额资金与时间,几千万上亿的投入只是基本,一般来说新创从成立到上市或被并购需要7-10年时间,深度科技的新创可能需要12-15年,企业很难接受资料科学家拿着论文写演算法,但在深度科技新创中这是常见的事:不断地尝试错误与开发新技术是他们的使命;一般创业家的年龄多落在20-25岁,深度技术则需要相当深入的学术知识,创业者多为博士级研究人员,因此年龄多分布在35岁後。许多企业与新创开始部署这个未知领域,由於深度科技的周期相当长,且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因此不提早部署很容易落後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