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月 11 By 超级小子DIY 0 comment

image source:Google Play 

文/Google台湾

Google Play 11月30日公布台湾的「2022 年度最佳榜单」,包含 15 款应用程式和 30 款游戏;其中台湾团队打造的《Book Morning!》抢下「年度最佳应用程式」,而《Disney+》被使用者选为「年度最受欢迎应用程式」。《赛马娘Pretty Derby》则是同时获选为「年度最佳游戏」以及「年度最受欢迎游戏」。此外,

Google Play 在今年推出三个全新奖项,包含「年度最佳 MIT」(Made in Taiwan)、「年度最佳剧情游戏」、「年度最佳持续影响力游戏」:其中「年度最佳 MIT」是全球首波推出的年度在地游戏榜单,表扬台湾开发者的成果;同时,Google Play 也透过各种不同得奖的应用程式和游戏,揭晓台湾民众如何透过生活中沉浸式的科技,享受娱乐、学习、规划日常生活。

Google Play 台湾与香港应用程式与游戏策略发展负责人乔宝靖表示:「今年是 Google Play 十周年,我们持续看到台湾的开发社群展现丰沛创作能量,因此推出更多元、更在地的奖项,鼓励台湾创新的应用程式和游戏,为使用者带来独特体验。多年来,我们透过论坛、技术支援、学习中心等方式,协助台湾开发者征服全球使用者和玩家,同时也努力为使用者打造更加安全且值得信赖的平台,希望台湾的软体和游戏产业可以更强健。」

最佳应用程式与游戏 展现创新功能与独家发想

今年,台湾团队「Fourdesire」持续秉持「玩乐」结合「游戏」的初衷,推出《Book Morning!》,让准时起床的使用者才能解锁故事新章节,把「好奇心」转为早起的驱动力,夺下台湾、香港两地「年度最佳应用程式」,以及美国、加拿大「最佳生活帮手应用程式」、巴西「最具潜力应用程式」的荣誉入围奖,成功将台湾开发能量,带往国际市场。

而《Disney+》则提供台湾影集、韩国综艺节目和日本动画等多种亚洲独家原创内容,满足不同观众需求,获得使用者青睐,被票选为「年度最受欢迎应用程式」。

此外,在游戏方面,《赛马娘 Pretty Derby》能让玩家以训练员的身份和赛马共同成长,研究场地和策略、赢得目标赛事,带给玩家与众不同的体验,获得「年度最佳游戏」,也被玩家选为「年度最受欢迎游戏」。

Fourdesire 创办人兼执行长陈威帆表示:「我们对这样的殊荣感到无比开心,也感谢Google Play …

2022 11月 05 By astrill怎么下载 0 comment

image source: Google

文/蔡瓅萱

Google首页於今(2)日以特别首页纪念画家陈进的115岁冥诞,也让不少人好奇这位画家的故事。陈进为日治时代及战後台湾的着名画家,更是台湾女子学画的第一人,同时也和林玉山、郭雪湖并称「台展三少年」。

曾十次入选「台展」 成为「免审查画家」

陈进本名陈进子,於1907年出生於日治时期的台湾新竹厅牛埔庄(今为新竹市香山区),并且曾於「台湾公立台北女子高等普通学校」(今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就读,在学期间遇到美术教师乡原古统,开启了绘画之路,高女毕业之後便前往东京女子美术学校日本画师范科留学深造,接受专业的绘画训练。

image source: Google

在东京就学期间,陈进以〈姿〉、〈けし〉(大麻花)、〈朝〉等三幅作品入选1927年的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东洋画部,同样入选的还有林玉山、郭雪湖两人,其余入选者皆为日籍画家,因此三人被称为「台展三少年」。在此之後,陈进的作品曾十次入选台展,更是在第二届以来连续三次获得「特选」,得到「无监查」的殊荣,因此台展被列为免审查画家。

第一位女性高女教师 首位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的女性艺术家

陈进过人的绘画才华惊艳无数人,画风细致柔和,笔触细腻的人像、佛像、风景和花卉等画作气质高雅,被封为「闰秀画家的代表性人物」。返台後陈进於高雄州立屏东高等女子学校(今屏东女子高级中学)任教,成为首位台籍女性高等女校教师。

返台後除了教育,陈进的作品也持续多次入选台日两地的多个展览,也担任各式画展的评审,同时还参与栴檀社、台阳美术协会、青衿会、长流画会等多个绘画团体,以各种形式为绘画艺术做出贡献。

陈进在1996年成为第一位获颁「行政院文化奖」的女性艺术家,在1998年3月27日,91岁的陈进於台大医院病逝。其一生对於台湾艺术圈的影响力无远弗届,也成为了众人心中永远的传奇画家。

台湾三星即将於 8/17 公布 Galaxy Z Fold4 与 Z Flip4的上市资讯?
2022 8月 13 By astrill怎么买 0 comment

随着 8/10三星的全球 Galaxy Unpacked 2022活动,SAMSUNG 两款新折叠手机 Galaxy Z Fold4 与 Z Flip4 实机照片与产品资讯也曝光了!此外还有穿戴式装置  Galaxy Watch5 与 Galaxy Watch5 Pro 以及 Galaxy Buds2 Pro 也同步发表亮相!虽然说国外的售价已经公布,不过台湾的上市资讯则是还没公开;但台湾三星今日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彩蛋,那就是将於 8/17 举行 Galaxy Z Fold4 与 Galaxy Z Flip4上市记者会喔!


今日我们收到台湾三星来的实体邀请…物品?是要给我们折叠手机?!


想太多!展开後发现上盖有个镜子,它有个小巧思,可以插入固定,然後我们就看到照片中这个 ”>“符号了!


小卡片中给了一点提示,到底届时台湾三星要带给我们什麽样的产品体验,就让我们 8/17 拭目以待吧!


拿掉紫色的「Galaxy」小卡,发现原来里面还有惊喜!(往年三星都有给媒体活动的实体邀请函,也都是满满的巧思与惊喜!我还记得有一年是给羽毛笔与可以玩显影的玩意)…

Podcast大爆炸之後,声音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2022 1月 22 By astrill怎么买 0 comment

2020年台湾的podcast呈现爆炸性的成长,声音产业开始逐渐聚焦成型。(摄影╱蔡杰曦)

「欢迎来到声音的自由时代。」2020年podcast在台湾出现大爆炸,《VERSE》在第二期以此封面故事深入探讨podcast的潜力与局限。但那大爆炸是一场华丽的绚烂,还是更大改变的开端?当大家都说podcast的浪潮即将趋於平稳时,《VERSE》进一步访问声音内容平台、podcast广告代理商与声音串流平台,发现大浪之後,台湾声音产业正走向更精实的下一阶段。

根据podcaster杰西大叔制作的「繁中Podcast节目制作现况」统计,截至今年9月,共有1万4000个podcast节目诞生,随着声音内容蓬勃发展,声音产业的不同面向也开始聚焦,从内容到平台,都看见一条更清晰的道路。

两大收听平台Apple Podcast和Spotify外,台湾本土声音平台KKBOX在去年成为podcast托管平台Firstory的最大股东,也连续两年举办论坛PodFest TAIWAN,邀请成熟的制作团队分享创作心法,积极促成创作者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且协助品牌媒合创作者,让产业发展出更完整的工作生态圈。

在内容方面,podcast制作公司鬼岛之音推出纪录片式podcast《一年的告白》,导演Doreen以声音纪录和癌末母亲Mish之间的对话。VERSE也推出声音杂志《V VOICE》,以声音延伸每期杂志内容,收录访谈、编辑幕後,或田野录音。声音内容平台镜好听於今年开设专属收听app,与专家学者合作推出新闻、文学、影视和知识等不同主题的声音内容,未来更坚定走上知识付费的道路。

内容精致多元──镜好听

「未来人的生活,一定是双手双眼有更多竞争。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所以是符合未来的场景。」镜好听总监徐淑卿坚信地说着。

2021年1月才宣布开台的镜好听,看似年轻,其实在podcast大浪来袭前,就已经专注於声音内容的发展。隶属於媒体集团镜传媒底下的镜文学,在2019年成立时便思考如何将文学内容做多角度延伸,镜好听也是在这个时间点酝酿成形。发展至今,平台上共有3个产品:节目、有声书和有声课程。

「节目」就是大家熟悉免费收听的podcast,近130档节目中,除了有镜周刊记者分享报导的幕後故事,还邀请多位知名人物做节目,包括谘商心理师周慕姿的《作家的灵魂脚本》讨论作家与他们没说出口的痛、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康庭瑜的《性别好好玩》分析科学背後的性别故事,以及年度企画《郑丽君的思想操场:自由六讲》,是镜好听从去年11月就积极联络,经过一年才促成的节目。

「有声书」部分,目前在平台上有将近280本作品,订阅成为付费会员後,就能收听多数有声书内容。目前种类多集中在儿少亲子和文学小说,除了有从镜文学延伸的作品,也跟出版社合作录制。「有声课程」则提供系统规划的知识性内容,例如和演员黄河合作,传授演出观念与技巧的《黄河表演心法》,单套贩售。

镜好听总监徐淑卿认为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符合未来的场景想像。(摄影╱KRIS KANG)

镜好听办公室内打造5间录音室,26人的团队从节目企画、录制到行销层层分工,并且连两年举办「镜好听学院」培养声音主播,目标是提供更优质的声音内容,「我们把这些基本建设做得非常完善,建立门槛,让别人要达成这个目标时会稍微困难一点。」从资深出版人、书店管理者转任镜好听总监的徐淑卿说。

镜好听在一系列内容企画打响招牌後,即将走入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听众加入付费会员的行列。包括扩展有声书类别、组建课程制作团队,目的都是为了制作更多优质声音内容,吸引听众为内容买单。

相比於多数podcast节目以免费收听、承接广告的营运模式,今年初开台就决定走订阅制的镜好听有不同看法,「知识付费对很多人来说不见得是困难的事情,最重要还是内容,」徐淑卿举例,「当你买一本书,没有人会质疑为什麽要付钱,我们也能与听众沟通,听了那麽多内容和优质课程,是不是应该付一点费用。」相信内容有价,也相信会有一群人愿意为好的内容买单,正如徐淑卿所说,没有丢下一颗石头,怎麽会知道范围在哪里。走下去,才能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平台整合与专业分工──KKBOX

点开podcast节目《TKKBOX解忧BGM声疗套餐》,滋滋的油炸声和咬下炸鸡的喀滋喀滋声紧贴着耳朵响起,彷佛身处在油炸锅前,彷佛看着一个人大口咬下炸鸡。

这是由KKBOX和连锁炸鸡品牌顶呱呱合作的小节目,结合ASMR(自主感官经络反应)元素,将口白加入炸鸡油炸声和清脆咬下的声音,「如果只是看大家吃,听到声音就觉得还好,但是在耳朵里面很慢的那种咖滋声,就觉得天啊,但那就是效果,我们希望可以达成这种有趣的效果。」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分享到这个案例时,也忍不住笑出来。

https://www.facebook.com/tkk.tw/posts/10160149977294528

「任何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或许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有新一番的诠释,剪头发也可以啊,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对於声音的未来,黄嘉宏很有信心,也充满源源不断的想法,「KKBOX相信每个声音都有启发人心的力量,它会对不同人在某个时刻有某种感动。」

走进KKBOX位在大安区某个商办大楼的录音工作室,KKBOX STUDIO配备3间录音室和交流空间,除了提供给podcaster录制节目,也是一个线下交流的据点,未来KKBOX的课程「Podcast新手村」也会在这里举行。

从刚落幕的第二届PodFest TAIWAN到不定期举办的教学和线下聚会,KKBOX既与品牌合作创新声音内容,同时也以平台之力进行人才的育成。KKBOX总经理黄嘉宏希望能在这些行动中,促成产业的专业分工、多元内容,以及更多品牌投入。

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认为任何声音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再诠释。(摄影╱KRIS KANG)

黄嘉宏观察,podcast这两年从爆发到大量投入後,开始有比较成熟的内容和知识留下来。虽然疫情导致实体活动停摆,对处於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作者来说,缺乏线下心理支持和制作建议的交流,使创作能量一度减缓,但随着实体活动解封,黄嘉宏期待接下来会有新的创作爆发潮。

创作端之外,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和产业关注到podcast,开始思考跟本业结合、创造加值的可能性,从简单的口播业配、投资制作专属节目到自制节目来推广理念。「大家说podcast好像已经爆发过了,但其实podcast的行销甚至还没有爆发,还在逐渐要起飞的阶段 。」曾为品牌制作节目的广告代理商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从今年开始,品牌询问podcast合作的比例变得非常高。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到podcast的行销能量正在酝酿中。(图╱陈思杰提供)

当越来越多品牌投入,KKBOX除了协助制作节目,现阶段也担任专业媒合的角色,「针对几个比较明确的工作来做媒合,让品牌和制作两端可以被看见听见,让更多人了解并投入资金。」黄嘉宏说,透过媒合机会,扶植创作端,当制作端有足够能量,自然就能让创作端跟品牌找到彼此。在技术面也积极开发逐字稿、关键字搜寻等功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来到KKBOX的平台。

从节目制作、人才培育到建立更流畅的听众体验,KKBOX这些投入都是为了让声音产业准备好面对下一波巨浪,「声音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也很有价值,未来当大量需求、资金进来的时候,产业有没有准备好?大家有没有准备好展现自己的才能?」黄嘉宏说。

对声音内容的信心,是来自於对台湾的信心

徐淑卿办公桌上的一幅照片〈使徒的道路〉捕捉的是瑞士第一高峰马特洪峰最难攀爬的一段路,「要做声音内容,真的很不容易。」这位资深出版人说。尤其镜好听决定走知识付费这条路,如何说服听众内容有价、如何让会员制更加成熟,每一步都是困难的一步,「但是你要相信能走上山顶,这些就是必经的历程,也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即便不走会员制,对於声音内容的广告市场来说,也同样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业务及广告代理商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提到,目前声音市场不像YouTube有统一平台,缺乏客观计价和数据,也没有广告投放系统,导致广告收益集中在最前端的创作者,「这是一个很畸形的社会,中小型创作者没办法透过稳定方法养活自己,就无助於里面的成长。」潘玮翔直言。面对这个问题,月城南广告、Firstory与网路资料观测平台QSearch合作,推出「收听数据分析月报」,透过透明化数据协助品牌找到适配合作的创作者。

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左前)表示目前声音市场还缺乏客观的计价与数据。(图╱月城南广告提供)

受访者们不约而同提到,声音产业从内容、平台到行销,还有许多等待开发的领域。这份对於前景的期待,源自於对台湾所创作的声音的信心。相比於图片和文字,声音因为比较难被平台审核,更能展现它的自由与广阔,「声音本来就是很自由的,台湾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华语创作世界,这是台湾podcast可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元素。」陈思杰说。…

以嘉义为基地:awoo阿物科技如何发动南台湾的创业革命
2022 1月 17 By astrill怎么买 0 comment

awoo创办人林思吾选择在嘉义设立办公室,是他一心想翻转台湾长期以来国土规画失衡、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

一间专注人工智慧的科技公司,为什麽选择以嘉义作为创始基地?尔後又在竹崎乡真武庙聚集各大电商业者,开创「办桌」行销年会,今年更着手推动「岛南创聚」社群活动,积极连结返乡青年,未来还要持续扩大日本版图,进军东南亚。

老酒厂改建的嘉义文创产业园区,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聚落,外观新旧并陈的文青感浓厚,偶而还会听到火车通过时的磨轨声。跟着几位年轻人走进S栋建筑,搭电梯抵达四楼,老厂房一隅改建了一间宽广的空间,这里就是阿物科技(awoo)的嘉义办公室。

如果门口不是awoo大大的logo字样,很难想像在这充满文创气息的空间中,竟然藏着这麽一家台湾知名的行销科技公司,电脑桌前工程师个个神情专注,他们不是在规划手作课程或设计文创商品,而是在研究最新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或撰写程式码。

在嘉义做着矽谷的梦

「我们在嘉义,让年轻人有南部生活的品质、台北的薪资条件、从事全球最先进的产品,这样的动能才够强!」awoo创办人暨执行长林思吾精准解答了许多人对於在嘉义设立公司的疑惑。

「其实嘉义跟矽谷非常相像!」这两个地方的天气都非常舒适,而且很有生活感,同时人才供给也相当充沛。林思吾娓娓道来他对嘉义的近身观察。在嘉义一个小时的车程内,就有八至九所大学,包括中正大学、嘉义大学、成功大学、南华大学、长荣大学、吴凤科技大学等,而且包含一般大学及技职体系的人才,成为软体产业最重要的人才池。

今年awoo计画在浊水溪以南各城市轮流举办每月一次的「岛南创聚」大型社群活动,此为3月的活动现场。(图/awoo阿物提供)

不过,这些都只是林思吾选择在嘉义设立awoo办公室的外在条件,真正驱使他这麽做的内部动力,是他心心念念要为年轻人铺设一条「回家的路」,翻转台湾社会长期以来国土规画失衡、世界观不够多元、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

为北漂青年开启返乡大门

在台南後壁长大、从小就举家北迁的林思吾,观察到过去那个年代,许多青年都怀抱着林强「向前走」的梦想而北漂,一旦到了北部却又像是被一座座城墙囚禁,离不开也回不去家乡,而乡村人口老化、就业问题等却日益严重。

许多北漂族有了成就之後,都有衣锦返乡的念头,因为他们对家乡有一种回馈感,或者说是愧疚感。

林思吾笑着说。无论是基於愧疚或者回馈的心理,客观来说,中南部真的值得这样的机会,因此awoo以嘉义为创始基地,希望可以往南延伸到台南、高雄,往北延伸到云林、彰化,不仅是提供工作机会,成为中南部的科技聚落,更希望能改变大家对城乡的刻板印象。

为了缩短北部与中南部的资讯落差,让在地青年也能获取最先进的知识与人脉,awoo也常选择在颇具违和感的地点举办大型行销科技盛会,例如2018年就在嘉义竹崎乡的真武庙,举办全球首创的300人大型办桌行销年会,让中南部的各路电商破天荒齐聚一堂;今年还将在浊水溪以南各城市轮流举办每月一次的「岛南创聚」大型社群活动,让返乡青年可以踏在自己的土地上,做着全世界的梦。

而这也成为他创业至今,能够度过种种难关、支撑下去的最大动能。过去曾投入社会运动多年,林思吾坦言投入商业市场有些不习惯,因为新创公司的唯一关键字就是「成长」,「这过程实在很嗜血」;不过,他也因为过去在体制外不断冲撞而深深体悟,不能等待别人施舍资源,必须要自己拿起麦克风发声,努力成为那个分配资源的人。

在逐渐掌握资源与影响力之後,林思吾开始建构自己的航海图,也发现到自己的世界观跟主流价值很不一样。「台湾社会的选择经常『非美即中』,这样的世界观太过狭隘。」林思吾将台北办公室的地球仪翻转了90度,看世界的角度也跟着变了;原本一边是中国、一边是美国,现在变成一边是东北亚、一边是东南亚。

目前awoo在全球的主要据点包括嘉义、台北、日本,循着这样的航海图,下一步将在日本大举招兵买马、扩张市场版图,同时也将进军东南亚,首站选择人口最多的印尼。林思吾要用自己的世界观打天下,同时也希望改变大家看待世界的角度,降低对特定国家或市场的依存度。

awoo创办人林思吾在3月於嘉义文创园区「岛南创聚」活动中主讲。(图/awoo阿物提供)

台湾产业亟需典范转移

从大一开始就连续创业的林思吾,笑称自己只是因为反骨,所以多了一点冲撞社会价值的勇气。他从成立结合内容、社群与电商三位一体的旅游网站「关岛之家」开始,因缘际会投入到网站设计与网路行销,後来成为台湾网路「搜寻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缩写为「SEO」)的知名品牌,安然度过倒闭危机,华丽转身成为现在的AI行销科技平台。

与其说投身软体产业是创业的偶然,还不如说这是林思吾亟欲扭转台湾产业结构的使命使然。「台湾面临的劳资平权、低薪、能源等问题,背後都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林思吾坦言,如果公司只能赚1%至2%毛利,自然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劳动条件,唯有毛利高达70%至80%的软体产业,不用投资大笔资金在工厂与生产机具,将人才当成最重要的投资,才能真正创造「典范转移」。

过去台湾的软体产业,除了趋势科技等少数个案之外,不管是音乐、媒体、App产业,几乎都是「参考」国外的成功案例然後打造一个本土版,很少能从无到有开创自己的一片天空;但awoo不一样,「我们要做自己,没有要仿效或挑战谁。」林思吾带点霸气地说。

因为对产业脉络的论述与公司发展的方向早有定见,因此当林思吾为了挽救公司最大的危机、勇敢前往矽谷寻求募资时,竟然一口气就说服口袋名单中的四位投资人,命中率100%,包括网景(Netscape)共同创办人沙正治、美国上市公司Ellie Mae共同创办人胡立民、半导体公司IDT创办人邱俊邦、电脑家庭出版集团创办人詹宏志,自2017年起均连续投资至今。

awoo一路茁壮,团队至为关键。右起林思吾、共同创办人蔡俊达、专案总监蓝文甫。

这几位顶尖投资人一方面看中林思吾与awoo团队的热情,一方面发现团队除了掌握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兼具商业敏锐度,具有驱动市场的能力,同时计画投入比台湾市场大十倍的日本市场,也让投资人对营收成长更有想像空间。

不过,林思吾对awoo的期待,并不仅止於当一家新创独角兽公司,他认为如果要发挥足够的产业影响力、为台湾产业迈出更大的一步,awoo的营运规模至少必须是十只独角兽;而这样的目标并不遥远,他乐观预期未来二至三年就能在日本上市,再经过二至三年就能达到10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成为制订产业规格的领导者。

表面上这是一场「创业」,实际上更像一场「产业革命」。这是林思吾用他的「社运魂」,对颠覆整个产业样貌乃至社会价值的实践运动。

品牌介绍

awoo阿物科技|成立於2015 年,专研人工智慧技术,并运用於网站优化、科技行销等服务,目前在嘉义、台北、东京都有营运据点,并且设有AI Lab。

座落在火车站旁的嘉义文创园区。awoo创办人暨执行长林思吾近来积极推动岛南创聚计画。…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创立50年的下一步  持续探索回应时代需求
2021 10月 22 By astrill怎么下载 0 comment

左起为洪建全家第三代洪裕钧、基金会副董事长张淑征、洪建全基金会董事长简静惠。

张淑征总是在忙。抵达建筑事务所时,她还在上一个工作会议中。十分钟後,她飒爽起身,开始向大夥分享起新锐艺术赞助计画,神采奕奕、丝毫不显疲态。从十一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台湾松下电器洪家第三代长媳,再到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以下简称洪建全基金会)副董事长,张淑征的角色切换看起来轻松写意。而这样身兼多职的生活,在这个大家族中似乎是项传统。

张淑征的建筑事务所位於博爱路大楼内,这里同时也是洪家成立的国际电化公司旧址。1972年,由第二代长媳、洪建全基金会董事长简静惠推动的《书评书目》杂志也是在同一地点创刊。作为台湾第一本兼具书讯和书评的专业杂志,《书评书目》在1970年代引领文坛风骚,停刊40年後,今年宣布将线上复刊。

时光飞逝,简静惠和张淑征这对婆媳的身影互为镜像,不只映照出洪建全基金会传承与创新的历程,也可以从中看见台湾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脉动。

时代的起点

1913年出生的矿工之子洪建全,14岁从公学校毕业後,去了专卖书籍、唱片和留声机的文明堂做店员。在那里,他不仅习得一身修理收音机的好手艺,也开启了「国际牌」收音机等家电产品和零件贸易之路。

1962年,洪建全和松下电器合资成立台湾松下电器,并成立国际通信机器公司(後改名国际电化商品),代理并销售松下的电视、音响、洗衣机等家电产品。随着台湾经济起飞,洪建全的事业版图逐渐扩大。1971年,他成立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代表台湾第一代创业家对社会回馈的心意。

自创立第一天起,基金会就由简静惠负责主导。简静惠毕业於台大历史系,後赴美国罗耀拉大学研读教育研究所,并在那里与洪家长子洪敏隆结婚。回台後,洪敏隆接掌国际电化商品公司,简静惠顺着当时社会风气,进入公司负责财务。

基金会成立後,简静惠上午在公司帮忙,下午到基金会做事,每天忙碌奔波,还要为基金会跟公公洪建全争取营运经费。丈夫过世之後,简静惠退出公司业务,专心带领基金会。「我从来不是为了自我完成,」她说:「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教育文化的行政工作者』,基金会要做的是一般商业机构或政府机构没有做的事。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大众。」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eviewbooks/posts/131330709239935

成立50年来,洪建全基金会推动的各项会务屡创社会风气之先。除了创办《书评书目》杂志,还设立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以鼓励本土儿童文学创作,也运用自家生产的音响设备成立视听图书馆,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艺术总监简文彬和音乐制作人李寿全都是当年的图书馆会员。

此外,简静惠还筹组台湾PHP素直友会读书会,推出洪敏隆先生人文纪念讲座。并在1995年成立书院风格的敏隆讲堂,以文、史、哲、艺为核心,推出一系列课程,讲师群包含历史学家许倬云、作家杨照、音乐学家刘岠渭、哲学学者傅佩荣等一代文人,影响台湾後续的各式人文讲堂风潮。

新世代接棒

面对基金会的下一个阶段,重责大任落在洪家第三代长子洪裕钧和媳妇张淑征身上。笑说自己是「和基金会一起长大」的洪裕钧,出身於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与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是一个以设计思考爲核心价值的连续创业家。他曾设计Skype专用话机Free-1,当红时期销售百万台。

後来创立爱比科技(IPEVO),互动教学产品获得六成以上美国公立学校采用。接着又跨足电动车领域,与特斯拉前工程师一起创办行竞科技(XING Mobility),打造全台第一辆电动超跑,目前也是台湾松下电器董事长,专业背景横跨工业设计和科技创新。

洪家第三代洪裕钧与妻子张淑征接棒洪建全基金会的下一个阶段。

张淑征出生於马来西亚、後移民加拿大,原本规划研读科学学系并成为外科医师,没想到偶然被一本建筑书吸引,就此立定志向,踏入建筑设计领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毕业後,她任职於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OMA香港事务所、荷兰办公处以及Patkau Architects,27岁时更以国道三号清水休息站的设计惊艳大众,而强调独特环保策略的华邦电子竹北大楼和以极简弧墙结构巧妙融入大自然的垦丁湾卧民宿,则是她近期的代表作品。

两人各自拥有的跨领域和国际化背景,确立起洪建全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张淑征加入後,除了原有的古典人文领域,当代新锐艺术也被广泛纳入视野之内。

「一开始对我来说,当代艺术是其实一种escape(跳脱)!」张淑征笑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艺术,最早接触基金会事务时,主要是觉得建筑行业劳心劳力,如果可以偶尔跳脱到心爱的艺术领域喘一口气也不错。不过,随着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她发现同样身为创作者,对於艺术家面临的困境特别感同身受。

其实洪建全基金会对艺术创作的关注始终不断,除了是台湾最早赞助云门舞集的单位,也曾经赞助许常惠和史惟亮整理台湾民族音乐、歌手陈达出版民歌专辑。不过,在新世代接棒之後,基金会的艺术赞助计画又更细致完整了。

https://www.facebook.com/HongFoundation/posts/280179333975353

「台湾有很多硬蕊前卫的当代艺术家,以各种不同创作形式颠覆传统美学讲求的真善美,启发大家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身旁的一切和惯常的价值观。我认为我们应该要更强化基金会的理念,设定长远的计画,尽量不要以散状方式赞助。」

张淑征说,目前见到的展览大多是依主题邀请多位艺术家参与,但与其老是在找人、做档期,她更想回归到文艺复兴时期梅迪奇家族的传统作法,不只将经费灌注到有才华、有潜力的创作者身上,还提供各项技术和行政协助。「那会是一个更大的生态系!」

2007年起,基金会成立「觅计画」,针对不同阶段的当代艺术创作者提出「雨棚计画」、「问问题计画」、「铜钟艺术赏」和「认养计画」等方案。雨棚计画针对刚起步的年轻创作家免费提供展演场地,领域和主题不限,表现形式从展览、表演、电影、演讲到座谈都可以,基金会还会协助行政细节和布展。

当艺术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思路,则可经由问问题计画获得支持,委托创作一件全新的作品,而且基金会不要求作品所有权。「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出国参展时要并列基金会的名字,另外因为基金会的教育性质,艺术家需要加入公共参与的元素。」

张淑征说,问问题计画以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探讨文化和生命的本质。例如2016年张硕尹和郑先喻创作的〈Do or Don’t?〉就是在玻璃箱里养殖上千只蚊子,当观展人玩游戏时,蚊子就会被吸引到捕蚊灯前,并被电击死去。透过做与不做的选择,启发大家重新思考自己对生命的价值判断。

2016年艺术家张硕尹的「问问题计画」,在玻璃箱里养殖上千只蚊子引导观者与其互动。

至於铜钟艺术赏和认养计画,则更适合已经到达一定创作阶段,且作品内涵可以跨越国境和文化界线的艺术家,像是由编舞家黄翊创作、融合了人文艺术和科技元素的《小蚂蚁与机器人》就是2020年认养计画赞助对象。

云和石的结合

「当年国际牌销售的收音机、音响和电视机,其实都是传递文化的载具,因为有了硬体,才有文化的延伸。这也是我们会投入教育文化赞助的原因。」洪裕钧说:「我父亲洪敏隆曾说,文化像是云在天上飘,产业则像石头一样,作为社会的根基。而我认为『文化创造产业』,人文艺术就是启发未来产业的关键,这会是基金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

洪裕钧指出,艺术、文学、音乐创作是推动台湾社会发展的动能,面对下一个50年,基金会更要发扬开创精神,推动和支持前卫思想与创作,以更符合当代的议题与形式,关注当代艺术、设计创意与科技等新领域,让文化与产业更能彼此激荡,创造新的社会思潮与典范。他相信,这些新锐艺术会逐渐形成影响力,进入主流大众循环中,并让文化与产业激荡出更多能量。

一旁的张淑征翻着正在紧锣密鼓制作的《洪观时代:洪建全基金会50年》影像书初稿,笑着说:「融合当代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科技创新领域是我们对基金会长远的梦想!」

https://www.facebook.com/minlongforum/posts/452613059742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