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电式海漂垃圾清洁船「湛斗机」,来改善海洋环境的台湾湛蓝海洋联盟(Azure Alliance)是台湾唯二入选「Google亚太永续种子基金」的非营利组织。它如何结合Google AI机器学习,帮大海找回最乾净颜色?
湛,是乾净海水才会出现的颜色。
台湾湛蓝海洋联盟执行长暨创办人陈思颖分享,会把海洋吸尘器取作「湛斗机」,背後有着能为大海找回湛蓝的期许。
打造「湛斗机」,助海洋找回湛蓝的颜色
本身喜欢大海,大学就读海洋环境工程系的陈思颖,毕业後投身海洋研究,从事海洋数据分析。长期与海洋为伍的她,曾问过老师,「我们每天都做那麽多数据,到底有没有办法改变环境?」
这成为陈思颖想要打造「湛斗机」起点。她理解,科学家的本分是做出公正客观的数据,提供决策者去做判断。而她们想做的不仅是清理海洋中的垃圾等废弃物,同时导入学界环境监测的方法,进行数据探讨,希望能让海洋永远这麽的乾净,找回海洋湛蓝的颜色。
过往,清理海洋垃圾方式多是以净滩与由人工打捞的清洁船为主。净滩是一种可以让大众参与,且有效的方式,但是净港、净海这些能够清理海洋中的垃圾方式却是清理范围相对有限、价钱昂贵,且活动风险高。
陈思颖认为,关於海洋清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於是,才有了动手打造全电式海漂垃圾清洁船「湛斗机」的想法。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且烧掉上千万资金。
历经2019年的第一代、2020年的第二代,到目前有两台正在海上的第三代「湛斗机」,每一代都考虑了水阻、流体动力学等,经过不断修正才有第三代的样貌。
从一开始要克服「湛斗机」行驶在海上,垃圾不会因为水阻导致被推太远,以至於无法收到垃圾。现在,他们和Google合作,让「湛斗机」的前镜头去做机器学习,来辨识海洋中的垃圾。这能够让他们在做垃圾分析有更完整的资料,可以溯源,甚至帮助政策的拟定。
去年下半年第三代「湛斗机」实际在港行任务,执行66小时,共收了5194公斤的海洋漂浮物,包含着浮石及大量的塑胶碎片。
图/陈思颖潜水时发现大量垃圾污染海洋,因而烧光积蓄、投入海洋保育研发工作。图取自Flickr
透过游戏化,让人人都能轻松参与
回想当初会参与亚太永续种子基金的过程,陈思颖说,「这和过去参与过去的比赛很不同,台湾比较注重明确的营运目标,但亚太永续种子基金很注重影响力。」
「透过科技创造乾净未来,」是台湾湛蓝海洋联盟想创造的影响力。她分享,未来这笔资金将运用在三个方面。
第一,电力监控智慧化,因为电力监控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碳排,每一度电就是会有相对应的碳排放。
第二,透过机器学习分析垃圾组成。现阶段都是透过人工方式,了解不同的废弃物组成。未来透过机器学习,让AI帮忙辨识垃圾的来源。陈思颖表示,这是为了要溯源,透过数字变成数据、数据变成证据,最终让证据去推动政策。
第三,可以小规模生产「湛斗机」。目前台湾有220个港口,未来他们期待可以让垃圾移除变得游戏化,有人站在港口透过摇杆操作,就能将垃圾移除。
「净滩有用,但太累了,科技始终来自於惰性!」陈思颖笑说,透过游戏化方式,让人人都能参与海洋垃圾清除的过程、找回海洋最乾净的颜色。
图/「湛斗机」是结合Google AI、5G通讯技术,能遥控、自动导航收垃圾的海洋吸尘器。苏义杰摄
更多精采报导,欢迎加入《远见》 Line官方帐号!